close

「黑暗中對話」 的故事開始於1986年的德國,當時創辦人海勒奇博士受命替一位在交通意外中失去了視力的同事
發展復康計劃。
過程中,他發現失明人士的感知能力十分厲害;他們的知識更加深了他對世界的理解。
可惜,社會就喜歡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失明人士,遠離他們。 讀過書的海勒奇博士記起哲學家 Martin Buber
說:「相知隨相遇。」 於是他想,要克服對失明人士的偏見和誤解,健視和失明的朋友需要有互相交流的
機會 。最理想的交流環境,不正就是「黑暗」嗎?黑暗中對話 的概念便由此誕生。

 

 

偶又將星期五的事拖延到現在才寫了…

 

因為館內活動的關係,所以偶才會有接觸這個名為「黑暗中對話」體驗活動的機會。會參加這個活動的理由是因為閱讀是從眼開始,那麼如果眼不能示的話,會變成怎樣? (看,偶多麼輕易地說出「官腔」︳果真職業病) 為了體驗一下「盲人」的生活,所以偶們團隊一起去做「盲人」了!

 

「黑暗中對話」是一個起源自德國的社會企業,至今已擴展至全球超過26個國家及150個城市。於今年的2月在香港建館。體驗館面積達7,000平方呎,每日可供300名參觀者入場體驗。每程黑暗體驗為75分鐘。在「黑暗中對話」體驗館裡,設有公園、渡輪、市場、戲院和咖啡室等五個場景,憑著四周的質感、聲音、氣味和味道,去感受黑暗中的生活。

 

而每一次體驗團最多為8人,由一名經培訓的視障導賞員帶領,而當日偶是負責走最後一團。6位學生加上偶,總共7位女性,可想像在進入黑暗後會有多「驚」險嗎?雖然一早提醒學生,不要隨便尖叫,不過總有一兩位是不聽勸告的,比較慶幸的是其他人比較冷靜,特別是偶,全程也沒有尖叫,就連導賞員亦懷疑偶那麼冷靜的原因,是否因為曾經參與過,但偶的答案是沒有。 (相信導賞員那一刻一定很驚訝,可惜看不到)

 

其實偶那麼冷靜的原因,純粹是覺得沒有必要尖叫。當然害怕的情緒是有的,但只限於最初踏入體驗館時。因為即使預想過會有多黑暗,但亦沒有辦法和那一刻的感受相比擬,畢竟在哪不要說伸手不見五指,就連自己是睜開眼還是閉眼,也無從分辨。而且當突然置身於黑暗中,便會感到無助,所以有害怕的情緒是正常的。不過因為偶們當時並不只一人,而且又有導賞員和手扙的關係,所以多了一份安心。

 

話說在黑暗中,即使有手扙輔助,偶亦覺得很難前行,除了因為沒有受過訓練外,更大的原因,是因為偶是負責走最後一名的,結果常常撞上前面的同學…幸好偶並不是走得很急,所以不會撞痛。而在體驗中,偶們除了靠手扙前行外,另外會依靠的便是手和聲音。憑著手摸到的牆、欄杆等,加上導賞員說話的聲音,偶們才能辦別方向。老實說,體驗完後,偶們真是覺得導賞員很厲害,如果不是知道他是視障人士,偶們真是會懷疑他戴著紅外線感應眼鏡來看著偶們的,否則怎會知道偶們走錯方向…其實他應該是靠聽覺來分辦偶們有沒有走錯的,因為全程中不斷和偶們談話,詢問偶們的位置 (誰人走在前頭) 所以才會清楚偶們有沒有走錯路。順帶一提,在體驗中偶也是用聽覺來辦位的,否則撞上人的機會會更多。

 

經過這次體驗後,便會更覺得視覺的重要,即使視障人士受過訓練後能改善生活,但其中的不便亦是不少的,所以真是要好好珍惜。

 

題外話﹕終於知道何解手扙會有白色和紅黑色之分,原來白色的是視障人士用,而紅黑色的視障和聽障人士用的。

 

黑暗中對話

 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魔貓 的頭像
    魔貓

    魔貓の倉庫

    魔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